游客參加古郡·花果溪“長城”
趣味活動體驗農事樂趣
昨(26)日,下渡鄉首屆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暨古郡·花果溪開園儀式在犍為縣下渡鄉舉行?;顒又?,系列農家味十足的趣味游戲,讓村民們在互動中體會豐收的喜悅。當天,經過精心打造的下渡鄉古郡·花果溪景區正式開園,為城鄉群眾體驗田園生活、品讀鄉土文化增添一處新的亮點。
金秋菊花慶豐收
游山看水田園美
隨著裁判一聲令下,村民們揮動竹竿一齊“打糍粑”,不一會兒,熱騰騰的糯米就變成香甜軟糯的糍粑,圍觀的游客也積極加入隊伍,體驗農事樂趣,現場氣氛熱鬧歡騰……昨日,在活動現場,拔河、打糍粑、接力扛包袱、鄉村振興知識問答等系列趣味游戲,不僅讓村民在歡樂氛圍中慶祝豐收,更讓游客體驗了一把農家生活樂趣。
當天是活動舉辦地古郡·花果溪開園的日子。不少游客慕名前來參觀。“不用遠去北京看八達嶺長城,在樂山也能看到‘長城’了。前段時間,我在朋友圈瀏覽到這則消息,一直關注景區開園的信息,想來實地參觀一下。”參加景區開園儀式的犍為市民曾秀眉告訴記者。連日來,經市民轉發互動在網絡傳播開后,古郡·花果溪還未開放便已吸引一批市民關注。
走進古郡·花果溪,記者見到這條近400米長的“長城”。站立于“長城”之上,視野開闊,可將岷江與對岸的城市盡收眼底,是高處觀景的絕佳位置。景區負責人鄒云長告訴記者,最初只是想修建游人觀景的防護圍欄,但在實施過程中,他突發奇想,產生了將防護欄修成“長城”的想法。為此鄒云長還到北京考察,比照八達嶺、居庸關長城,按照等比例還原建造了古郡·花果溪的“長城”。
古郡·花果溪占地400余畝,景區內山勢高低不一。從事建筑行業多年的鄒云長在景觀打造上有自己的見解。他根據山勢地形不同,打造了豐富的景觀,池塘、瀑布、花徑、水簾洞、亭臺、雕塑等令人目不暇接。
“這里本身就有山有水,后來又栽種了櫻花、桃花、荔枝等多個品種的花卉和水果,因此以花果山的意思給景區命名花果溪。”鄒云長說。
景區內配有多個廁所、觀光車和停車場,為游客提供完善的服務。游人可在景區內徒步觀光2小時,在游山看水間品田園之美。
金秋到來,鄒云長從“菊花之鄉”河南開封市引進100多個品種的菊花舉辦菊花展。4000多盆各色菊花點綴在景區各個角落,為今秋的豐收增添一抹明艷的色彩。
鄉村振興帶來新思路
農旅融合增添新亮點
“下渡鄉是傳統的農業鄉。古郡·花果溪是集多種休閑旅游體驗為一體的農旅融合項目。該景區位于犍為嘉陽·桫欏湖旅游景區和羅城古鎮旅游環線之間,我們希望能把它打造成犍為鄉村旅游的新亮點。”下渡鄉黨委書記曾國強說。
“金荷山莊”在犍為已經經營了多年,一直沒大變,如今卻動靜不小。周邊400多畝土地被鄒云長流轉后,用來在“金荷山莊”旁打造古郡·花果溪景區。
“過去,山莊主要是用于接待市民餐飲休閑。傳統的模式雖說能掙錢,但現代人生活品位更高了,旅游需求也不同了。特別是去年以來,我們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加上近年來犍為縣旅游發展良好,這讓我看到發展鄉村旅游的巨大潛力。”鄒云長說。
景區周邊一帶過去是荒山,村民大多外出務工,留守在家的也大多靠栽種竹子賺取收入。作為犍為人,鄒云長希望借助鄉村旅游發展帶動周邊村民增加收入。
“農旅融合這條路子可以闖闖。”他流轉了周邊30多戶村民的土地,開墾土地打造景區。目前,有20多個原住村民在景區務工,整體解決就業100多人。“足不出戶,甚至都不用進縣城,村民在山莊就能實現就業,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,還不算買保險。”鄒云長說,鄉村振興要落到實處,在他看來只要是能帶動當地村民增加收入,就是有效果的。
“身逢鄉村振興的大好時機,我們搞旅游更是越來越有奔頭了。關鍵是怎樣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?拿出什么好產品才能吸引留住游客?”鄒云長說,他正在學習市上縣上的相關文件。農旅融合,他們這些鄉村帶頭人作為踐行者就一定要拿出干勁來。
曾國強告訴記者,隨著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,下渡鄉將大力推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,促進鄉域內涉農企業資源整合,著力探索農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
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